工作服在制作之前想要保證合身就需要對個人進行量體。量體是指用軟尺測量人體有關部位的長度、寬度和圍度的尺寸,作為制作的依據。
測量時,被測者立正站直,雙手自然下垂,好穿較緊身的服裝,以保證尺寸的準確性。測量圍度時,皮尺應該保持垂直。量體時要注意觀察號體型特點,有特殊部位要注明,以備裁剪時參考。工作服制服幾個常用測量部位及方法如下:
胸圍:皮尺在胸部再豐滿位置水平環繞一周。
腰圍:腰部細位置水平環繞一周。
腰節:一般體型可按總體高度算出。遇到特殊體型時,就需要量取前后腰節尺寸,即在腰部細處圍一條皮尺成水平,自頸圍前后中心點量到前后腰圍皮尺的中間尺寸,即為前后腰節的尺寸。
臀圍:在臀部再豐滿位置水平環繞一周。
總長:代表工作服制服“號”,由頭部定點垂直量至腳跟。
衣長:由前身左側脖根處,通過胸部高點測量所需長度,一般視款式特點而定。
袖長:由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手的虎口,按款式需要增減長度。
肩寬:由后背左肩骨外端頂點量至右肩骨外端頂點,軟尺在后背中央貼緊后脖根略成弧形。
除此之外,很多人不喜歡穿著較為緊身的衣服,因此還有一種測量方法叫做放松量,是指量體后在基礎尺寸上再另外加放的尺寸。在量體時,所得的尺寸都是緊身尺寸,如果按這個尺寸制成的工作服制服就會緊貼人體,不僅穿脫不方便,還不美觀,行動也受影響。所以在制紙樣前必須根據量得的尺寸再加放適量的放松度。這個放松度要根據工作服制服的品種、穿著季節、衣料的厚薄以及穿衣習慣等適量調整。所謂“眾口難調”,在制服制作的加放度上表現得尤為明顯。同一批工作服制服,南方北方,城市農村,戶內戶外,都存在著不同的放松度要求。比如說一款春秋西服,南方人普遍習慣穿著合體貼身,加放度在5~9厘米不等。所以在量碼準確的基礎上,還要詳細詢問了解當地的穿衣習慣,否則加放度不準確,前面的工作就白費了。